close

少子的社會 兄弟姐妹 不在像以前一樣  四五個 或到七八個小孩

因此 互助互持 更加地重要 有時候已經會想 爸媽不在了 就剩你們兩兄弟

你兩兄弟能互助互持 下去嗎?

  • 你快樂嗎?你生氣嗎?

教育外在的「規矩」之外,對於內在他們的情緒與想法也需要重視,最近我們學著「記住」問佑佑的內心情緒,他快樂或生氣?

父親的這個角色中,我已經做了兩年多的學生,扮演雙重角色的時間或許是一輩子的事情,對於彥彥並不是特別遺漏,彥彥有意義的互動還在初步,而是佑佑已經能簡單口語互動的年紀,常有更多的察覺與自省,所以在學習中還是會有深刻的領悟和心得。很想和有小孩的父母分享心得:就是對於特定情況,你可以詢問你家寶貝的心理狀態。

「你現在有沒有生氣?」、「你現在有沒有快樂?」、「為什麼生氣?」、「為什麼快樂?」,他們的答案會帶我們到我們未曾思索過的空間。

  

  • 分享情緒

這樣的詢問能讓他們把情緒和我們分享,我慢慢發現,佑佑會「主動」告訴我們他的喜怒哀樂,例如我已經很想睡了,他還叫我起來玩「打架」的遊戲(這遊戲不都玩了千百回了,不過他最近會自己想當「怪獸」,這倒是轉變),不理他他會說:「我在生氣ㄋㄟ」。

我喜歡他把情緒告訴我們,和我們分享「他們自己的」喜怒哀樂,而不是「我們要的」喜怒哀樂。

回歸主題,佑佑是兩歲七個多月的小朋友,但彥彥是個一歲的小娃,我們還沒辦法用理性溝通教育他們兄弟倆,目前多數是告訴彥彥:「哥哥在拼圖,不能過去」。但效果不大,彥彥還是照爬過去,想當然爾就會聽到:「弟弟,不行! 」的回應。

現在的「對策」只能消極的盡量利用弟弟爬出去房間時(或直接抱弟弟去客廳),讓佑佑能「安心」的拼圖(說安心,是因為只要有弟弟在,佑佑隨時要注意,因為弟弟隨時會「突擊」 )。

只要是人,都會爭吵,尤其是小孩子這類群,爭吵是他們擅長的一部份,手足間的爭吵也是成長的一部份,我們始終是兩個小孩子的靠山,但在必要時候還是要當仲裁者。縱使我們已經成為包尿布、把屎把尿的達人,不過我們不是育兒專家,對於更精準的手足互動與教養,我們都在跌倒中尋求更適合教養小孩的方法。

引用 http://blog.xuite.net/xalekd/940109/13054253/track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疾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